排气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排气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学会倾听媒体的刺耳声音榕叶冬青

发布时间:2020-11-04 06:15:54 阅读: 来源:排气阀厂家

学会倾听媒体的“刺耳声音”

三农直通车

全国讯:对一些重大工程等公众关心问题的质疑与批判,西方舆论的主角位置似乎正在被中国国内舆论取代,遭遇类似舆论风暴的有高铁、三峡大坝等。英国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亚洲问题研究员克里斯多夫胡德认为,中国社会出现的大量批评声音虽然刺耳,但的确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促进。(2011年6月26日环球时报)

“刺耳的声音”似乎是媒体与生俱来的特征,这种对于现实的质疑与批判其实是媒体监督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媒体一个重要功能便是对社会的监督,舆论监督是媒体的权利,也是媒体的职责,是一种民主的实现形式。

对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十分重视,并把舆论监督作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认为报刊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十月革命的第二天,列宁就宣布:“我们愿意让政府时时受到本国舆论的监督。”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颁布了由毛泽东亲自改定的《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更加重视舆论监督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这一系列论述蕴含着内在的逻辑:权力属于人民,所以人民有权监督;只有建立人民民主制度,人民才能实现监督;唯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监督方可取得巨大实效。

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稳定。媒体质疑与批判虽然像“刺耳的声音”,本质上仍是公众监督的一种变化形式。这些声音“刺耳”,却往往说出了现实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常常击中了问题的关键与要害,暴露出各种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这就触动了一些当事人、责任人的“敏感的神经”,撕破了原先的“完美的形象”,自然会让人感到不受用、不痛快。但这些“刺耳的声音”却又令人敬畏,并非因为发出这些“刺耳声音”的媒体所拥有的话语权,而是因为其背后反映的广大民意和心声。

当前,社会转型中复杂利益调整的格局要求我们必须学会面对众声喧哗的时代,既然我们可以包容“异质思维”,要努力去打捞“沉没的声音”,那么,面对来自公众的质疑与批判,我们又怎么能视作洪水猛兽?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一贯正确、不犯错误的领导和机关部门根本不存在。因此,批评与质疑很多时候是真实情况的客观反应,应成为重要的决策信息与执政资源,是尽量少犯错误的前提条件。无数事实也已经证明,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个重要的动力便来自于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因此,习惯于倾听媒体、公众发出的“刺耳的声音”,使之成为反思与检查现实问题的听诊器和改进各项工作的“苦口良药”,我们的社会才不至于在一片赞美声中放松警惕、偏离航向。

猪猪侠快跑游戏

天天消西游游戏

无尽大冒险下载

昆顿之杖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