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排气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湖南师大原党委书记张国骥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还是人【消息】

发布时间:2020-09-15 14:01:53 阅读: 来源:排气阀厂家

湖南师大原党委书记张国骥谈“大学之道”

“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还是人”

张国骥。

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大学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一批重点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

然而,中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

离开湖南师范大学三年后,曾经执掌师大十年的湖南师大党委书记张国骥教授,写下了《大学之道》一书。这是他从事高等教育十七年的思考凝结,是“我手写我心”的真诚书写,关切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11月9日,湘江东岸,浏阳河畔,潇湘晨报悦读专栏采访张国骥,共同对话中国大学教育。撰文/潇湘晨报记者赵颖慧

教授上课应讲研究所得而非课本旧知识

今年,《肿瘤生物学》107篇中国论文集中撤稿,引起社会一片哗然。

不可否认,“学术不端有个人学术品行原因,这肯定是不行的。与此同时,科研体制方面也存在问题,需要改。”张国骥说。

“不论处于何种时代,学术都应该有她的独立性。”张国骥说。

但现实情况是,“要评职称就要申报课题,并有一套完整的游戏规则。首先申报的课题不一定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又规定方向规定时间节点。可是,科研是人类创造,人类创造很难计划的,怎么可以规定具体时间具体细节?当然,我们有一些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需要规划,调动和整合力量突破,但研究本身不可能像修马路一样说具体哪一天通车剪彩。科学研究的突破可能快,可能慢,有时候甚至一生都搞不出来。”一部科技发展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科学和哲学的诞生有三个条件:一是闲暇,有思考的闲暇时间;二是惊奇,对自然界的惊异而产生的好奇;三是自由,有不受束缚的思考自由。在2011年的一场报告上,张国骥在这三者之后又加上了一条,“让老师们过上体面的生活”。

当教授们一头扎进了“报课题,评职称”的“游戏”中,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说,“教书基本上是个‘良心活’”。教授给本科学生上课,这一看似“天经地义”的事情,需要教育部一再发文,将其固定为一项“基本制度”。

做好研究上好课,是一项艰苦的良心活。要使老师喜欢讲,学生爱听,总结自己十年高校教育经验,张国骥提出一个解决之道――教授上课应该讲自己研究所得,而非课本旧知识。

“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教授是研究高深学问的人,那么大学上课,老师就要讲自己的研究所得,而不是课本上的旧知识。大学老师应该讲自己的研究过程、研究项目、研究问题,教授自己感兴趣,学生听起来有意思,还可以与老师一同思考,提出问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当一门课讲完,讲稿就成了一本新书。当年的西南联大就是这样做的,大部分老师的讲稿就成了创新之作。”

张国骥自己深有体会,他常在网易公开课上听中国和世界各校的课程,“老师全部都是讲自己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教学质量才会高,也会出好学生,学生与老师一同思考,而非被动接受,才可能出杰出人才。”

高学历不等于有独立思考能力

执掌师大期间,张国骥曾收到一封学生来信,询问“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张国骥回信,“尊重事实,尊重常识,尊重逻辑。很多情况下,小孩比大人真实,大人深受社会污染,深受利害驱使,而小孩不会,皇帝的新衣就是小孩说出了真相,就是小孩比大人真实……”他还提醒学生,“要注意:高学历不等于有独立思考能力,有的有,有的没有。有的人有文化有头脑,有的人有文化没头脑,有的人没文化有头脑。学历高、名气大的人,不等于有独立思考能力,有的有,有的没有……”

“当时,这些话都不是随意写下的,背后都有思考。”张国骥说,如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必须听不同的声音,还要有辩论。”

2011年5月,湖南师范大学“至善讲堂”正式开讲,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萨里大学莱茵哈德?巴赫曼教授,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教授,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原校长、资深教授霍斯特?汉思奇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做客至善讲堂,至今讲堂仍在继续。

“我当时的想法是,一个学生在四年本科期间能够听上五六百堂高水平的讲座,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当不同知识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新的思想。而且,这五六百堂课,为这个学生一生提供了看问题、分析问题的不同视角,可以受益无穷。”

原来学过法语的张国骥,37岁开始学英文,此后曾被选派到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走访了美国40多所大中小学,拜访了100多位教育界人士。

他发现,“美国耶鲁大学能够开出一千多门选修课,选修课就是给学生独立思考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方法,获取不同的信息,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在牛津大学,学生和老师一起吃早餐,边吃边聊天,聊天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这成为牛津大学的一种习惯。他们实行导师制,导师每周必须见学生,一般是两个小时,没有讲稿或者课件,就是问问题聊天,问得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

但这种教育方式并非西方独有,在《大学之道》导言部分,张国骥提到中国书院教育,“千年岳麓书院培养了多少人才。当时都是探讨式的教育,通过会讲、探讨、沉思、辩论,产生新的思想,培育人才。850年前的朱张会讲,深刻影响了湖湘文化,影响了湖湘子弟,如今香港中文大学依然采取书院制,当然有继承又有创新。”

如果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办教育会发生什么?一个相隔不远的鲜活案例便是西南联大,这所存续时间不足8年的战时大学,为何大师辈出?

张国骥说,“冯友兰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总结了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西南联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明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这里体现的是儒家的作育万物、博大包容的天地精神与自由民主精神结合起来,而且是这样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这既是一种结合,也是一种创新。

一所大学应呈现自己的“性灵和风骨

“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是张国骥对大学灵魂的定义。

教授专心治学,学生独立思考,学校作育人才,张国骥认为,一所大学应该呈现出自己的“性灵和风骨”,“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大学应有自己的清高与圣洁”。

“国内有名的大学无不是在灵魂与性灵上独树一帜,方能跻身世界名校之列。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南开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等等,莫不如是。”

2009年,世界著名数学家邱成桐教授来到湖南师大麓山论坛讲学。听完讲座后,张国骥发言说,“一流的老师教给学生的是境界。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境界都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种风骨和境界不仅来自大师,也来自大学“外显的物质文化”。水木清华的清华大学,让人浮想联翩的是深邃的精神,但留在岁月记忆深处的却是可触摸的事物。正如朱自清笔下的那口月色荷塘,如果那流水般的月色是清华千年不死的精神和梦想,那么那口长满田田荷叶的池塘便是承载梦想的船。

2006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湖南师大重新修订了校训、校风、校徽、校歌。“仁爱精勤”被重新确定为校训,并赋予新的内涵和新的阐释。张国骥每天上班都佩戴校徽,在公共场合戴,在办公室也戴,在学校戴,出差出国还戴。

除此之外,湖南师大还改变了过去“语数楼”“政史楼”“生物楼”的称呼,对新建的建筑组织专家命名,于是出现了“至善楼”“景德楼”“里仁楼”……

“一所好的大学,校园里所有的物质形态,无一不折射大学的精神和品味,它是一种凝固的思想,它是一种感受得到的精神。牛津大学的文化使牛津成为大学中的绅士,古朴典雅的校园建筑,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相辉映,无处不散发着牛津大学的文化品位和传统精神。”

张国骥在《大学之道》的后记中写道,“我庆幸自己学的专业是文史哲,这培养了我的人文精神和时空观。人文精神养成了我的一种素养,就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现实的关怀,对真善美的渴望,对假丑恶的厌恶,以及对人类和大自然一种民胞物与的情怀……”

当人们口中默念“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时,他又加了一句话:“大学,大楼不难,大师难,大爱最难。”

当人可以从教育中学会“民胞物与”的精神,爱人和大自然,那么环境问题还会存在么?诚信问题还会成为普遍问题么?浮躁情绪还会蔓延么?

因此,在他心中,真正的教育“是为人服务的,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还是人,教育就是使人成其为人”。(撰文/潇湘晨报记者 赵颖慧)

英雄令下载安卓版

进击吧勇者破解版

三国情缘

剑侠世界